智利《脈搏報》6月11日消息,美國地質調查局(USGS )公布的數據顯示,2017年智利鋰產量14100噸,被澳大利亞(18700噸)超越。后者2017年Mt Marion和Mt Cattlin兩個鋰開發(fā)項目投產,使得澳大利亞取代智利成為第一。市場占有率方面,2016年至2017年,智利從37.6%降至32.8%,而澳大利亞從36.8%升至43.5%。
智利銅業(yè)委員會(Cochilco)在其報告《鋰的國際市場及智利潛力》中即提醒智利可能在2017--2018年間丟掉鋰業(yè)世界第一的位子。Cochilco執(zhí)行副主席埃爾南德斯解釋道:面對新需求的出現我們的反應不夠快,其他國家哪怕成本上不占優(yōu)勢都馬上增加投資;目前我們希望新生產協(xié)議的簽署和新投資的到來能扭轉這一趨勢。
智利礦業(yè)部副部長特拉薩斯認為,這主要歸因于意識沒跟上阻礙了市場正常運轉。2017年澳大利亞產量增長33%,而智利僅為4.3%。2017年鋰需求量因生產電池需要以兩位數增長,而供應卻沒以同樣步伐跟上。這對智利來說是機會,政府希望創(chuàng)造一切條件最大程度發(fā)揮其生產優(yōu)勢。美國雅寶(Albemarle)和智利化學礦業(yè)公司(SQM)關于阿塔卡瑪鹽湖協(xié)議的延展將助力智利重回世界第一的位置。
埃爾南德斯預測智利2021年產量可達相當于147000噸碳酸鋰,有望重新成為產量第一大國。但更重要的是,除了產量,智利也希望在生產成本、可持續(xù)技術、環(huán)境友好(對鹽湖的影響)等方面做到最好。
對此,上周因龐塞兄弟回歸SQM而處于輿論中心的智利生產促進委員會(Corfo)前執(zhí)行副主席比特蘭表示,澳大利亞的優(yōu)勢和其生產氫氧化鋰有關,這使它能獲得大量投資。他說:“我們可能繼續(xù)失去鋰市場份額,所以推進調解進程才至關重要。Corfo是帶著國家能分享收益的考慮去談的。(Corfo和SQM及Albemarle的)協(xié)議簽署意味著智利政府將在2018年和2030年間多得到80億美元的稅收、特許權使用費和社會福利。智利有潛力到2035年擁有一個生產碳酸鋰、氫氧化鋰及金屬鋰和鋰電池等高附加值產品的價值約100億美元的鋰產業(yè)?!?
來源:商務部網站